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楼市调控致违约频现

大渝网  2016-11-15 11:15

[摘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用在深圳楼市显得十分准确。每次伴随着调控出台控房价,买房或卖房违约事件频发。去年因房价上涨过快,深圳业主违约案件接近万宗。“深八条”调控后,楼市趋冷又变成了买家集中违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用在深圳楼市显得十分准确。每次伴随着调控出台控房价,买房或卖房违约事件频发。去年因房价上涨过快,深圳业主违约案件接近万宗。“深八条”调控后,楼市趋冷又变成了买家集中违约。过低的违约成本并不能阻碍违约事件的发生。甚至开发商也被迫接受部分买家基于房价下跌预期而选择退房

买方卖方交替违约

陈小姐10月才拿到了等待已久的强制过户的判决书,“去年3月,我购买南山区前海一套510万元房子,已经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且缴纳了25万元定金。但是随着‘3·30’新政后房价暴涨,我要买的房子上涨到710万元。业主在我拒绝加钱后,就玩消失了,不得已我才告了他。”

陈小姐事先上已经出售了自己住房,为了凑齐首付换大房还和亲朋好友借钱,不曾想却遭遇了业主违约。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卖家违约需要支付双倍定金房屋成交价的20%作为赔偿金,而业主却只愿意支付3个月的定金利息,甚至扬言“不怕告,官司耗个两三年,房价涨到你更买不起房”。

按照目前普遍的制式购房合同,违约金高只是预付定金的两倍或房屋成交价的20%,在房价暴涨30%以上的情况下,即便违约,卖家依然有利可图。

因此,类似陈小姐这样的买家在去年还有很多。据广东信荣律师事务所张茂荣律师透露,去年深圳业主违约潮已经超过了7000宗。“数量非常惊人,我们去年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咨询电话,但是今年这样的情况却出现了反转。”

高涨的房价让市场在今年3月25日触发了调控,令深圳楼市迅速进入了寒冬期。尤其是二手房市场整体低迷,业主报价也有下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 “轮流转”,许多签了约的买家纷纷想毁约,要钱不要房。

徐先生就是受害者之一,今年3月刚将自有房产以940万元出售,买家需要支付定金50万元以及首期等,不曾想正当徐先生按照约定做公证委托担保公司赎楼之时,已经支付定金的买家认为房价后市走跌可能性较大,要求徐先生降价销售返还定金。

开发商不惧退房

不仅仅是买家、卖家之间的违约角色互换,深圳限购升级后,这一趋势也影响了开发商

10月13日,深圳楼市开始了整顿风暴,部分楼盘存在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价格违法的违法行为,均被立案处理。

整风行动对开发商已经造成了影响。近期曝出深圳多个楼盘的部分业主认为开发商售价超过备案价,违背了“深八条”规定,并就此理由找到开发商退房,而部分开发商选择了同意退房。

位于南山区的豪宅盘华润城润府,目前均价为84000元/平方米。10月底有消息传出,已经缴纳定金业主,可以选择退房

对于部分要求退房业主,华润置地方面表示:“关于部分9月24日开盘认购润府二期受新政影响的客户向我司提出相关诉求,我司收到反馈后高度重视,时间与部分业主进行了沟通,积极正面回应业主的诉求,我司在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后,同意接受客户关于解除认购书退还认购定金的申请。”

事实上,根据深圳产权登记中心出台的实施细则,深圳已明确10月4日之前的购房行为不受新政影响,换句话说,开发商并没有退房退定的义务。但是开发商一改之前态度,变得十分“亲和”。

上一次发生业主集体退房还是2008年深圳房价大跌之时,当时的卡罗社区、金地梅陇镇、碧水龙庭等楼盘,无一例外地都严词拒绝了业主的诉求,甚至不惜双方对簿公堂。虽然还是有部分楼盘选择了给予购房者一定的补偿,从而顺利完成楼盘降价销售。

而今年开发商的应对已有所不同。

深圳房地产企业一位内部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直言:“如果有部分购房者非要以虚假宣传等各种理由闹退房,我们会看情况退房的。深圳楼市毕竟只是短暂冷淡,就算少部分被退的房子,也可以再卖出去。这只是时间性问题。”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也表示:“目前深圳愿意退房都是大开发商,更为注重企业形象,业主闹事会有负面影响。退房牵扯到契约精神,如果买家真的用虚假宣传、质量问题强烈要求退房,大开发商也不愿意和业主多做纠缠。而且大开发商更有底气,不怕自己房子卖不出去。从目前情况来看,大规模退房的情况还未发生。”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看法类似:“即便是出现违约个案,但大规模现象还没出现。大因素并不是房价,而是政府密集调控后,买家对于市场预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推迟了购房行为。”

行业不规范VS契约精神

在“契约精神”的面前,业主们的“维权”看上去似乎有些无理取闹,但在某些退房的业主眼中,有时候看似平等的购房合约背后就隐藏着诸多不平等的“潜规则”。现行的预售制度给捂盘惜售、分段放盘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在销售宣传过程中,销售人员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10月深圳市的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突击检查中,发现部分楼盘存在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价格违法的违法行为;以及一些中介的部分门店现场无法提供业主委托销售协议、明码标价不规范,还有中介涉嫌利用格式条款侵害客户权益等违法行为。

对于如何解决问题,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经理王飞表示:“去年违约主要原因是房价,今年除了房价之外也有新政的原因,开发商也会考虑这点,各项新规也有规范作用。每次市场新政出台后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时间去适应和调整。”

而Q房网市场观察员任晋东表示:“行业内对这类事情也没有太多解决办法,中介只能起到沟通作用。如果出现违约只能按照合同来,由法律来解决,但不会给买家设定任何黑名单机制,民事纠纷是属于正常情况。”

“出现了违约情况也是不健康的。现在市场在进行秩序整顿,开发商中介机构也开始自查,媒体报道也起到了一定监督作用。如果违约现象后续还出现的话,或许会成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的契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